Game Over意味着“结束”还是“失败”?从辞典里追寻含义的变迁
除了像这样省略掉后半段的手段以外,也有从句子中间省略的形式。比如将“Time is up”简写成“タイムアップ”(Time up)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Game Over”,笔者也觉得十分有可能是按照这样的省略规则延伸而来。 ![]() 外语中写作time‘s up,而不time up 笔者觉得,这样的误解被不断传播,于是在一部分的词典中就将“Game Over”认定为日式英语也就是件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黎明时期的电脑游戏,竟然很难见到“Game Over”? 上文提到,在1950?1960年代的美国制街机中就有出现过“Gam Over”这一词汇,而同时期电子游戏的另一分支电脑游戏却还没有发展起来。 由于当时的美国个人电脑还没有开始普及,那么那些用电脑玩的游戏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1960年代的美国,开始在大学以及一些企业中普及计算机办公,其中由达特茅斯学院于1964年开发的“BASIC”语言,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入门者级编程语言。 ![]() 还记得怎么写basic语言吗? 而这一时期,包括达特茅斯学院的计算机系统在内,能够将通过数个终端并行使用一台计算机的“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也在积极地进行着开发。 到1970年代,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设置可以通过电话线来连接附近大学以及企业的计算机,并以“计时付费”来租用的终端。 托了这样计算机环境架设的福,同时也作为“计算机应用范围研究”的一环,研究者、大学生以及一些访客能够在这些电脑上玩到游戏了。而相应的,游戏开发者的年龄层也开始扩大到十几岁。 将这些游戏收集起来遗留于后世的,则是一本名为《101 BASIC Computer Games》书籍。 由老牌电脑商迪吉多(DEC)于1973年出版的这本书※中,收录了从单纯的数字·单词游戏,到能与电脑对战的运动游戏,包括游戏程序的玩法、源代码、运行示例等等。 ※在书的导言部分,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不是第一本收集电脑游戏和模拟程序的合集书。但是(中略)这是第一本收集了只由BASIC所编写的游戏的合集书。”(笔者译) 而且,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没有开始普及使用阴极射线管的屏幕。大部分则将电传打字机(增加了通信机能的电动打字机)通过“分时系统”作为终端。 大多数情况下,终端的输出全靠着纵向连接的打印纸来打印内容,自然也就没有“游戏画面”之类的东西。虽然有些游戏可以通过ASCII编码来打印出图形,来表示游戏的状况和玩家的动向,但大部分的游戏却仅有文字※。 ![]() 当时作为电脑终端所使用的电传打印机ASR-33 ※一方面,书中还收录了一些通过ASCII编码可以打印出大型文字以及图形的程序。虽然跟现代的主机游戏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可能在当时也被认为是“能够使用电脑来游玩”的程序之一,从而被收录进来的吧。 我查阅了这本《101 BASIC Computer Games》中的程序源代码,发现在游戏结束时包含“Game Over”语句的游戏程序屈指可数。而再算上包含“GAME IS OVER”的,也是相当少的一部分。 而最常见的,则是在显示着“YOU WON!”、“I WON!”文字的同时还显示分数的信息之后,等待着玩家输入是否要再玩一次的文字信息。 为什么会很少有使用“Game Over”的例子呢?除了有着这些游戏程序的制作者大多数都不怎么接触街机游戏的可能性以外,根本原因,我想就在于“游戏机机能的不同”所造成的明显区别。 当时的投币式游戏机,在机器外部和计分板内部,都组装着计分装置和表示“GAME OVER”的装置,玩家可以通过这些机器的内部装置,来实时确认游戏的进行状况。 ![]() 老式的投币式游戏机 而相对的,这一时期计算机上的BASIC语言,并没有具备“实时输入/输出”的功能。也就是使用BASIC语言制作的游戏无法实时地进行,玩家只能通过输入指令后,通过计算机应答后所印刷的文字,来确认游戏的状况变化。 再加上并没有“游戏画面”的原因,在打印纸上表示游戏信息的文字,也只能做到改变水平位置这种程度而已。 在这种“寸土寸金”的纸面上。除了打印出游戏结束画面中最重要的分数以及游戏结果以外,“GAME OVER”这种表示游戏结束的信息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吧。 改变了“GAME OVER”的《太空侵略者》 说回来,在之前《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中,关于“Game Over”一词的说明里有着“绝望的”、“无法逆转”的记述说明。 而在日本的辞典中虽然不常提及,但是将“Game Over”比喻成“败北”……或者将含义等同于“死亡”的释义也绝不少见。 在日本,从“Game Over”的负面含义来考虑,特别是将“失败”含义的细微差别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果然还是《太空侵略者》这部作品。 当然,正如我先前所提到的,使“Game Over”一词广为人知的契机之一,便是“太空侵略者热潮”了。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