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顺游网_765游戏网 (https://www.765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国外资讯 > 正文

来自苏联的最后一封信:《极乐迪斯科》与创造它的人们

发布时间:2020-03-23 07:56:15 所属栏目:国外资讯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极乐迪斯科(Disco Elysium)》或许是过去6个月中最令人在意的新晋游戏,没有之一。在TGA2019 上,它的创作者,原本籍籍无名的爱沙尼亚游戏工作室ZA/UM 成为了全场最为瞩目的焦点。最佳角色扮演游戏、最佳独立游戏、最佳叙事,以及最佳新晋独立游戏厂商

  作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一员,爱沙尼亚人的存在既敏感又摇摆。他们曾在苏联加盟共和国体系中享有过应得的荣光,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摧毁庞然大物的掘墓者。Robert Kurvitz这一代人的出生与童年,和他们之后的青年时光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在资本的世界里,在没有话语权的世界里,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国家失去了从前的伟大,却并未得到意象中的自由与富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不是消失了,而是变得更加具体,但他们想要挥拳出去,打中的却只有空气——在威权面前,回馈的至少还有鲜血的回响;在资本面前,个人的抗争却如同屠宰场里的猪,尽管拼命地蹬着两腿,却永远无法摆脱嵌入下颌的铁钩。

来自苏联的最后一封信:《极乐迪斯科》与创造它的人们

  横跨整个阴郁的东欧,从塔林到华沙,从赫尔辛基到贝尔格莱德,一切莫不如此。族群、社会、规则——不同的人们总会生出莫名的仇恨与愤怒,但很多人并不知它从何而来。你只能在灰暗中,带着不切实际的谵妄,唱一首糟糕的国际巨星之歌,来一支寒风中的迪斯科。你的愤怒宛如落在泥泞中的雪花,稍纵即逝,一钱不值。

  R君:我们与ZA/UM 交流了非常多的内容。在《极乐迪斯科》里,你会看到一个非常非常多元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哲学思想。同时,它也是一个种族冲突非常剧烈的世界,几乎把所有的歧视和对抗都摆在明面上。

  要想把这些东西讲述清楚绝非易事,但是《极乐迪斯科》偏偏做到了。为此,他们甚至宁可放弃所有人都认为正确的东西,或者是任何人都不敢去怀疑的东西,比如RPG游戏里的“战斗”。他们当然知道没有“战斗”会对游戏带来多大的影响,但他们认为“战斗”并不是他们想要做的事情的核心。

  代替“战斗”的,是那些更加鲜明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如果你看过原文文本就知道,它的构成极度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混乱。不同的人连说英语的口音都不一样,还有些人操持着奇怪的各种语言,法语、西语比比皆是。有一个孩子骂人用的是特别流利的芬兰土话,开始的时候翻译团队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儿”。

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的夜晚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的夜晚

  后来ZA/UM 专门解释说: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Tallinn)是整个波罗的海的“精酿啤酒之都”。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到塔林只需要坐三个小时的轮渡,因此有许多芬兰人会在假期甚至周末跑到塔林来喝酒。世界人民都爱酒,喝多了就会在大街上散德行。每到夜晚,塔林的街巷里就时不时地回荡着花样百出的各国国骂,这里有俄罗斯人、爱沙尼亚人,当然也有芬兰人。

  “剧烈的动荡,多元的种族,复杂的变化。我在爱沙尼亚长大,就学会了芬兰的骂人话。这就是东欧,是我生长的地方,是我的故乡。”Robert Kurvitz说。

  也正因此,《极乐迪斯科》的世界是如此生动,甚至足以让任何敏感的人从中读出不一样的味道。每个玩家在游戏的开篇都是一张白纸,恰如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旅行过程中,不同的倾向、观点将这张白纸涂满颜色,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当你走到游戏的终局时,无论作出怎样的选择,所要面对的都是“你自己”。

来自苏联的最后一封信:《极乐迪斯科》与创造它的人们

  在这个游戏里并不是所有点数都加满就能变成一个超人——它只会让你成为一个脑袋里塞满杂乱想法的碌碌之辈。这些思想的碰撞足以让你在游戏中反复地思索,而不同的能力构建与技能也会让你在游戏中寻找到无数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而对于游戏中的角色来说,它代表的就是ZA/UM 的创作者们曾经生活过的真实。

  令人痛苦不堪又如此怀念的真实。

  五、表达真实

  构想世界观用了15年,实际制作用了5年。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与调整,《极乐迪斯科》最终还是以近乎完整的形态出现在玩家们面前。它所呈现的游戏性与内核几乎与市面上的任何游戏都无法进行横向比较,在激发了无数人兴趣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R君:其实ZA/UM 的开发者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对内容方面有很多担心,比如是否触及了一些非常敏感的禁忌话题,或者是不同社会结构下的玩家会对内容的阐述有怎样的反应。我们知道罗兰·巴特提出过“作者已死”这样的论断,唯有作者死亡,读者才能诞生,所有阅读活动,都是读者心灵与一个写定的“文本”的对话,价值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网络时代来临,读者的角色扮演就更加重要。

  而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内容在发布之后就不再属于作者。它的一部分或全部,会被拿到放大镜下去挑出每一种可能,再加以千奇百怪的演绎,到最后它的意图可能已经与作者的出发点相去甚远。

来自苏联的最后一封信:《极乐迪斯科》与创造它的人们

  《极乐迪斯科》里涉及很多思想与政治方面的问题也是如此。它在发布的时候已经激起了西方英语国家玩家的激烈争辩,Kotaku关于他们的新闻下面有读者吵架吵了几百楼,这是很罕见的,GOG和Steam论坛上的玩家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在进行中文本地化的时候会更加小心地面对其中一些可能引发敏感争执的内容。

  开发者自己其实也是如履薄冰,在每一处可能引起歧义和争执的文本上都在反复推敲。但他们想要让作品与中国玩家见面的愿望更加迫切,甚至已经超过了对作品进行维护的本身。ZA/UM 曾经跟我们讨论过,是不是要改掉其中的一个结局,让它能“更符合中国玩家的方向”,但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我们还是说服他们不要这么做。

  理由有二:第一,《极乐迪斯科》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对作品框架的大修改势必会破坏它的意图与完整性;其二,如果人们发现中文版与英文版在剧情上居然都会有很大的出入,那就更糟糕——那意味着“不诚实”。所以后来我们还是尽量采取技术手段规避了一些东西,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作品的完整性。

来自苏联的最后一封信:《极乐迪斯科》与创造它的人们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