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全球最大变为全球最强?马晓轶解读腾讯游戏“新愿景”
首先要有全球化视野和布局,在内部我们比较激进的提出,希望未来从用户纬度我们中国国内和海外是一半一半、未来中国和全球都是一样强,希望更大的力度走向全球市场。过去2年我们在全球市场做了很多努力,比较高兴的是成绩还是不错的,我们两款射击游戏(PUBG MOBILE、COD MOBILE)都很成功,我们也在和很多国内的合作伙伴探讨怎样帮助整个中国业界一起走向全球市场。 ![]() Call of Duty: Mobile海外发布1个月下载量过亿 但我们不希望低附加值的走到海外,因为有很多公司主要靠大力营销推广在全球获得成功,我们更希望产品层面在全球获得成功。同时随着中国市场日趋成熟,用户玩的游戏越来越多,会有一轮消费升级,那么就需要新的打法,我们内部称之为“核心玩法演进+基础品质的演进”。就像造一栋楼,既需要很好的设计蓝图(核心玩法),也需要很好的钢筋水泥和施工质量(制作品质)。在中国市场早期阶段,大家对钢筋水泥、对用什么大理石没那么讲究,但是未来如果我们要在中国、甚至全球成功,我们就必须把基础质量提升上去。 腾讯以往打法致胜的关键是我们在“蓝图”的探索上是很前置的,今后我们会继续更大力度探索新的游戏品类,再加上我们好的“钢筋水泥和砖块”,才能够造出更漂亮的楼,才能在中国在全球都取得成功。我们希望我们未来的每一款带到海外的产品,都是往这个方向走的产品,希望这些成功都是持久的,对行业有影响的,对我们未来长期成长有帮助的。 从发行能力到研发能力我们在全球全面铺开布局,比如印度、中东、美国等等。在海外我们在加速投资研发公司,今年多起投资和收购是针对传统的PC领域的研发公司,有一些还没有对外披露,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公司去开发下一代的游戏。我们会投资一些面对全球市场的产品,希望他们成为全球最头部的产品,不是拿传统的IP搬到手机上让大家赚钱,而是跟这些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游戏玩法,新的可以合作的、可以融合的产品。 很多国内游戏厂商都在出海,中国游戏走出去属于哪个阶段?目前看海外的“强手”主要是国外的主机游戏大厂,腾讯是否将进入其他硬件平台、包括采用非免费游戏的商业模式呢? 马晓轶:全球游戏市场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现在出海的国产游戏在某些区域、某些游戏类型和限定的平台上,有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未来如果要在全球占据更高的位置,我们需要把眼光放的更开一些。因为全球市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割,比如说RPG占全球整个份额的15%,体育游戏占18%,射击游戏占38%,你可以从玩法上分、也可以从平台分,主机占40%,PC占15%,移动占45-50%。我们有更大的全球的信心和期望,要跨越这些分割的玩法、地域和平台。 在未来的计划中,我们并没有把自己限制在移动游戏上,传统上腾讯是做PC游戏起家的、以往的优势都在PC游戏上,腾讯进移动游戏市场其实要比别人晚一些。其实无论各个平台还是各种商业模式,都有各自优缺点,并不是一个已经固化的格局,未来变化很多。 我们看大家的优点,比如主机游戏,先付费,在玩家付费前就要用品质说服玩家。所以主机游戏模式是看长板的,用长板吸引玩家,帮助玩家决策要不要买的模式。免费模式是玩家在玩到游戏之后才决定是否付费,对玩家适应度更高,可能长板不长但是短板一般都补的比较长。这两种模式有没有融合的可能性?完全有融合的可能性,过去2年游戏行业商业模式最大的创新是Battle Pass,正是介于完全的Premium Games和Freemium Games中间一点的模式,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模式出现。 倒过来说平台,无可质疑移动游戏面对的是更大的用户群,如果希望游戏让全世界玩家都能玩到,移动游戏平台肯定是最好的平台,但移动平台屏幕小、碎片化、操作限制的特征,让它在制作游戏故事、IP、人物,甚至制作游戏核心玩法的时候,导致开发人员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而在这方面PC就明显有更大的优势。 所以更好的方法是融合各自的优点,比如可能跨平台开创一个游戏玩法,开创一些游戏IP。我们对未来的这些探索是非常开放看待的,而且已经有挺多行动了,希望大家期待。大家可以看到今年腾讯宣布和Switch合作,我们希望在主机领域积累更多的核心能力和对主机市场的认识。 ![]() 2019年8月腾讯联手任天堂将Switch主机落地中国 腾讯下个十年之内可能遇到新的”强手”,像今年开始谷歌发力云游戏,苹果也可能加入,而Facebook正在做VR,您怎么看这些巨头进入游戏业? 马晓轶:亚马逊还有一个很大的游戏团队。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事情,证明腾讯十多年前选择的路径是对的,我们比他们走的更前面。整个互联网方面,我们看到内容是互联网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游戏是内容当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公司都进入。 这些公司进入之后我觉得是好事情,他们可以更帮助整个游戏行业走向整个社会主流。可以想像如果这些公司都在做游戏研发,做技术的推进,我相信技术的演进速度要快很多。所以我持乐观态度,第一他们会进来,第二他们进来可能会帮这个行业涨的更快,而且我觉得我们也有独特的优势,应该不会输给他们。 行业新增长点很多,腾讯产品赛道更看重创新玩法 未来产品层面有没有设定哪些具体的赛道?能否分享下? 马晓轶:赛道其实是一个结果,我们更多是看好未来在全球范围内会有一些玩法胜出,这些玩法可能有一些关键词。 比如动作射击类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因为会给玩家更直观的感受,更多沉浸感和自由度,自由度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关键词。再比如“多人”,这个多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越多越好,而是怎样让二十、三十、几百、几千人更多人互动起来,且有更好的游戏互动体验。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目标感”,你要让用户非常清晰知道在一起干什么事情,比如并不是把所有人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好的副本,但是魔兽的40人副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它通过BOSS、AI和用户间不同的分工,用户得有一个很好的目标感牵引,就像《和平精英》它有更好的设计和规则,让更多人在一起有更好的目标感、节奏感,也是好的。 (编辑:顺游网_765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